现在的时间是
李可染,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黄永玉评价李可染,“这个画家是无愧于我们这个苦难的中国的。中国有了他,也光彩许多。”
(一)“逆光法”的运用特点
李可染山水画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逆光法”。李可染早年学习西方绘画的素描和色彩,西画中的逆光对他影响很大,他把伦勃朗在绘画中的光影效果巧妙融入到山水画中。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擅长处理画面的明暗关系,往往在一片昏暗处打造出神秘的“光”,被后人称为“光”的魔术师,李可染借鉴了伦勃朗的“明暗法”“布光法”,并加以取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李可染借鉴欧洲油画的形式,尤其是借鉴了伦勃朗的油画中光亮的方法,在黑黑一片山水中留有一道白光。”[1]在这种“逆光”之下的山石树木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通过对李可染山水画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画家扎实的西方绘画功底,他的“逆光法”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和创新。“李可染的‘逆光法,运用在整体画面中‘光亮的部位,有油画般的厚重结实以及斑驳的肌理效果,并能看出色粉与墨在纸面上的厚度。”李可染对山石树木的表现是建立在引入“逆光”条件下的,根据画面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观用光,他经常把树木、石头等比较亮的画面元素画在前面重要的位置,把后面的山林、山石等处理得较暗,从而拉开前后层次,他能根据画面的叙事,整体调整光在画面中的分布,使画面具有强烈的“逆光”感。
(二)光的表现以营造意境为中心
意境是中国画重要的审美方式,“意境美”寄托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怀,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精神。画家往往通过笔墨语言的运用、画面中的丘壑的安置,来构造绘画的“意境美”,使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李可染50年代以后,深入自然,寻找前人未曾发现的意境美。“李可染通过写生重新获得了‘自然美的再发现,使他的画在意境的表达上更加贴近生活,加强了自然的真实感,增强了意境表现的抒情性,直观性和表现力,而且富有时代的精神。”[3]李可染用“光”营造出的“意境美”与古人的意境不同,他所传达的意境更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贵在传情达意,寄托自己的思想,并为此营造画面的意境,李可染立足传统,把“光”合理引入到山水画中,最终目的是营造画家自己心中的意境。
(三)深入生活,表现自然之光
50年代后期,李可染用了大量写生来表现自然界中的“光”。通过长期写生,他的画中出现很多新鲜的表现手法,比如传统的山水画往往是用留白表现水,他在一些作品中是用林荫下的溪水黝黑而光亮来表现水,这些表现手法都是來自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还借鉴西画中对光的处理方法,表现光在特定角度下的真实面貌。通过长期的观察与感悟,他研究夕阳西下、雨后阳光洒在树梢、山石的背光以及四时、四季、阴晴等情景下光的变化规律。李可染深入生活,在自然中探索光并将其在山水画中创造性地运用,同时借鉴西方的绘画方法与中国画的积墨法和渲染法相结合,使他的作品更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四)物我两忘,表现心灵之光
从60年代开始,李可染逐渐摆脱之前的写生状态,由写实走向写意,不再描绘具体的物象,删除一些无关画面主旨的细节,走向主观表达,并逐渐表现出心灵之光。到了晚年,他的笔墨愈加纯熟,其画面的光与色、色与墨都已经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这时的“光”能表现出画家的主体情感,已不再是自然之光,也不再是人造的灯光,而是作者的心灵之光,这种心灵之光能与自然相和谐,并使观众产生精神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