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周边>> 详细内容

陶冶心灵,感受阳刚豪放的山水画魅力

发布时间: 2023-11-16

陈克永老师1953年生于北京。1973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科班学习,在校期间便开始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197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师从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白雪石先生,作品风格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博大、灿烂、厚重与深邃。他用“以墨求气、以线求骨、以点求神”的方式,为祖国山河立传,用写实的风格,立足于燕山的实物实景,极其细致地刻画燕山的纹理和风骨,把大山大水的壮观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融为一体。在长达30多年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了阳刚激越、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国家形象、民族精神,需要雄浑深沉、正气浩然的艺术与之同展辉煌。陈克永老师的山水作品熔铸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朗朗乾坤的中国气派,正是国之形象的最高体现。这种形象气质不仅打破了近现代画坛被秀丽柔美山水画所主导的局面,也让他的作品得以走进殿堂,受到国家层面的青睐和认可。自从1995年至今,陈克永老师的山水作品累计38次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南海、北戴河接待办公室等重殿堂机构收藏,创下了中国画家被殿堂收藏的最高记录,该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克永老师之前,尽管有傅抱石、关山月这样的艺术大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世纪名作《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了《革命摇篮井冈山》、白雪石为紫光阁创作了《黄山松云》,但在他们那个年代,艺术界尚未出现“殿堂画家”和“殿堂艺术”这样的概念,直到1995年陈克永老师为中南海创作《大壑腾云》等为数众多的恢宏巨作之后,首次提出“殿堂艺术”的概念,陈克永本人也正式成为了“中国殿堂画家第一人”。

随后他根据殿堂艺术逐步确立了一套系统的审美标准,形成了能够代表国之形象的文化符号,他的殿堂作品有三大特征:

第一

陈克永老师的作品气象符合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是国之形象的最高展现,能够完美的匹配国家殿堂那种宏伟旷达的场地,避免了场地大而作品视觉弱化的尴尬局面。

第二

陈克永老师的作品表现对象为中国的壮美山河,内容多寓意为国泰民安、民族昌盛,代表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尺幅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创作难度高,符合殿堂需求。

陈克永老师的作品38次被多个殿堂机构收藏陈列,这是国家殿堂机构收藏同一个画家作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个案,堪称史无前例。
在他们那个年代,艺术界尚未出现“殿堂画家”和“殿堂艺术”这样的概念,直到1995年陈克永老师为中南海创作《大壑腾云》等为数众多:的恢宏巨作之后,首次提出“殿堂艺术”的概念,陈克永本人也正式成为了“中国殿堂画家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