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周边>> 详细内容

如诗如梦的意境山水画,带你走进一个忘我的仙境

发布时间: 2024-04-03

沈福馨,男, 1948年2月生于贵州安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首届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省民族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海南省旅琼文艺家联谊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一、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及中国美协多次提名展。2001年6月,作品《青城幽径》获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提名奖。2003年12月,《盘江路》获“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8月,《水滃云飞》获第六届中国山水画展金奖。同年,获《中国书画报》年度人物称号。曾经在福建、广东、山东、浙江以及香港、台北、巴黎、槟城、吉隆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数次。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并被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等单位和美国、法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中外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沈福馨山水画选》(明信片)、《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沈福馨》(天津人美大红袍)和《沈福馨三峡写生集》(马来西亚)、《鲁阁幽峡山水长卷》(台湾)和《沈福馨2008/2009绘画作品集》(香港)《沈福馨2010/2011绘画作品选》等画集。

不知道为什么,在沈福馨的众多作品中,我尤其喜欢他所画的瀑布。一系列以他家乡黄果树瀑布群为题材的作品,将黔中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以小七孔和青城后山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在瀑布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以至在业内赢得了“画瀑专家”的美称。

瀑布之胜,首推黔中。这里除了驰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之外,还有分布在黄果树周围的螺丝滩、银链坠潭、陡坡塘、关脚峡、天生桥、滴水滩等大大小小数十座瀑布。且不说这些瀑布因山形地势的不同而姿态各异,仅仅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阴晴雨雪气候的变化,就能使每道瀑布产生出奇妙无穷的景象。面对如此美好的家乡山水,作为—位热恋故土的艺术家,沈福馨岂能无动于衷?

他忘情地描绘家乡山水,他画出了一幅幅豪壮的瀑布。

传统的画瀑布方式,主要有线描法和留白法两种。“线描法”或称“勾水法”,在五代关仝、宋代郭熙、李唐的作品中时有得见。“留白法”亦称“烘染法”,宋王诜、范宽多用此法。可见这两种方法在宋以前已基本确立,并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或有二法并用者,即在线描的基础上再以墨相衬,则兼有二者之长,使瀑布的动感及质感均进了一步,这在明清以及近现代画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但沈福馨很难找到一种能够直接用于表现家乡瀑布千姿百态、至柔至刚性格的现成技法,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份情和爱。为了表现他心目中的家乡山水,他只能寻找新的表现途径。一个人,当他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俯视自己作品的时候,他或许已经获得了一半的成功,当然,等待着他的,那就是艰难曲折的求索之路。

利用家乡多瀑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沈福馨或与画友结伴同行,或独往独来于山水之间,早在许多瀑布未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之前,他就已经攀悬崖、穿茅路,画下了这些深藏于大山之中的美景。有的地方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过多少次了。烈日下他和画友在黄果树河谷写生,汗水浸透的裤腿上结起了晶莹的盐霜,他仍然在坚持写生。他可以一个人独自面对瀑布,凝神静气地观察几个小时。也可以伫立于山泉月下对瀑独坐,仔细品味那如诗如梦的意境。

上世纪晚期,当中国画坛求新求变蔚然成风的时候,沈福馨正沉缅于画水技法的探求之中。他既不想使自己的作品重复别人的旧路,更不愿脱离广大的欣赏者。在他看来,中国画传统应该是写实与写意并重。表面看,传统的院体画和民间绘画都在表现形体上下功夫,文入画则注重在笔墨中求意境,实际上,写实的作品远没有离开意境的营造,写意的作品也没有离开过对形的追求。写实与写意并行不悖,这才是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他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做到形真意笃,让广大读者能够喜爱;又尽量做到意蕴丰厚,情趣高雅,以达到雅俗共赏的化境。

沈福馨画瀑始终坚持了笔墨造型的中国绘画风格。“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宋·韩拙《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这是他创作的基础。瀑布流动急速,要捕捉到它的动势并转化为笔墨颇为不易。瀑布洁白如雪,落笔处易成灰调,不留意便失去瀑布的神采。沈福馨知难而进,他时而用中锋勾勒,时而用破笔逆送,皴擦、洇染、积墨、重罩、施矾……多种技法交替使用,经过多年实践,终于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皴水法”。如果说,在他的作品中《春山尤醉》尚保持了“线描法”的特点,《箐林》也留下了“留白法”的痕迹的话,《银浪涌雪》、《昨夜春风》、《碧涧秋暝》以及近期的《银涛》、《汇聚》、《春潮》、《山鸣谷应》等一系列作品则较多的展示了沈福馨画瀑的独到之处。

在他的笔下,瀑布不再是白色的一块,也不再是单纯的线描作品。他画的瀑布不仅仅是作为山水的陪衬,而是把它作为直接描绘的主体,它们因不同的山势,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而显现出不同的体态及性格。有的如千军万马,奔腾千里,气势磅礴;有的似婷婷少女,舞步轻盈,婀娜多姿。或奔腾,或飞漱;或轻吟,或澎湃;或羞涩,或豪放,或洒脱,或收敛,都为了创造一种物我相忘,融情于景,情化于瀑的美好境界。

我相信,他定会沿着他所开辟的这条道路,楔而不舍,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进,并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来报答这个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