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周边>> 详细内容

大美山水画,独特的创作风格

发布时间: 2024-05-22

姜坤生于1940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姜坤是湖湘文化和这里的三湘四水孕育培养出来的水墨画大家在他的三大创作课题《湘黔行旅》、《长江溯源》、《木屋春秋》及木屋人体画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现符号和艺术语言。他的绘画已超越了一般的乡土风情而是呈现出了人和大自然融合的大美。他的水墨写意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学术著作有:《论中国画的水墨写意》、《名山画稿》、《国画人体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画库·姜坤卷》、《姜坤作品系列·湘黔行旅》、《姜坤作品系列·长江溯源》、《姜坤作品系列·花鸟写意》《山外山的艺术——姜坤·郑小娟的绘画》等

长江之源的创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辽阔无垠的高原、低谷浩瀚无际的蓝天、白云,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青藏高原的风物人情,唐古拉山的雪线冰山可可西里的千里荒原,很难找到可依承的借镜回首创作的过程,除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道更得力于民族文化中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的血脉,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时代是酿造新醪的大师当代各种视觉艺术的蓬勃发展,给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画家在“山水”“写意”“水墨”中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笔墨表现画家心象的空间在扩大,画家心中意象的变异使其水墨的表现力得到加强其山水的概念也得到空前的拓展。民族的宽容、开放的心胸使民族审美的心理更为健康地发展因之,画家有了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苏轼有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长江溯源的创作如果从1996年算起前后历经16年现将画作结集成册,算是我学习绘画和艺术人生的一份答卷

姜坤笔下的长江之“远”无疑是一种基于长江源感性存在的理性提炼也因此,姜坤的画绘长江多为鸿幅巨构那种全景式的构图、宽银幕的幅式、大开大阖的结构和气贯长虹的格调展现了江源大地鸿蒙初开的原始样态,也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廊增添了大风歌般的绘画样式

就精神指向而言姜坤画绘长江恰如黄宾虹所言:“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长江无论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从本质上说更像是大自然用亿万年的阵痛孕育出来的生命之河早在两百多万年前,生命的迹象就曾辉映在江源大地的自然奇观中很默契地为雪山冰川赋予了生命的壮丽。中华大地上的无数生命被千万条血管一样的细流连在一起组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也织就了一张长江的生命之网

画绘长江即是颂扬生命。因此当姜坤描绘江源大地时,他实际上就是借助自然山水把个人的生命与江源大地的生命相谐和以企求“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的崇高境界古往今来,山水画总是被当做“天下变通之大法山川形势之精英,古今造物之陶冶阴阳气度之流行”天地万物都陶然于我。深谙山水画奥秘的姜坤就说过:“在艺术的探索中需要燃烧生命的激情和千锤百炼的功力,也要有真知灼见的睿智和沉着冷静的清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和高超技艺姜坤总能将人物与场景紧密地结合起来。

他很喜欢沈从文关于水的妙语:“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水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因此,姜坤画绘长江绝非纯技术的施展,更有生命的投射和情感的投注。

他通过人物与场景的谐和来实现对长江源的生命抒写,或在宏大场景中企求人物的精微细腻,或在简练明白中获得人物的精致韵味,或在奔放粗犷中求取人物的精细规整。而这种生命抒写的精妙,落实到生命对象的选择上就是要捕捉那些富有鲜活感性的精灵;表现在形象的取舍上就是要去掉繁琐以达到精简;集中在绘画技法上就是要力求对生命表现的精巧。怪不得,姜坤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和动物往往就是画面的聚焦点。常言道,山因水而有灵性,水又因山而婀娜多姿,而山水因为有了人而更加生动。可以说,姜坤对长江源生命情状的精巧和精简的抒写,实现了山水画山野之气与人性之情的相接,自然之象与文人之性的相通。这是姜坤把握山水画中人物与背景关系的成功经验,也是他画绘长江的精神旨归所在。

长江送走了历史,还将迎接未来。涉江探源,归根结底就是对生命的探寻。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他的生命总是维系着他所热爱的艺术。艺海泛舟,上下求索,构成了自己的艺术河流,也流进到中华艺术的“长江水系”,最后汇入艺术的海洋。姜坤艰辛而又快乐地涉江行旅,恰似行走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他为表现长江所企求的笔墨技法、空间理念和精神品格,即是艺术海洋上的美丽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