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品评>> 详细内容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发布时间: 2018-06-13

    我和玉璞先生相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真正熟悉他是在1989年。1991年我们受内蒙哲里木盟政府邀请前去参加内蒙古一年一度的盛会,那达慕大会,受邀的书画家有: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书法家黄河、画家张道兴、詹庚西、金倢中,谢志高、刘玉璞、何家英、还有我,八位书画家。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先后到了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右旗、开鲁县等地,走遍了整个科尔沁大草原采风写生,并进行多次笔会活动。二十多天的活动,我熟悉了玉璞先生的画,也了解了他这个人。
    玉璞先生是当今画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知名山水画家。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他的画既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又能以生活为基础,感受自然体验,以造化为突出特点,捕捉自然精妙获取蓬勃与苍郁的意象,把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怀结合起来,也能将西画表现手法吸收融合其中,注重在情、境、神、意上下功夫,并用他刚劲富有变化的笔墨去塑造大自然中的物象美,用超然物外的形象思维再现自然美,使他的绘画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纵观他的山水画作品,笔墨浓郁酣畅,苍建雄奇,画面气势宏大,观后有一种气贯长虹,补天柱地的气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山水画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找题材,捕捉灵感。在创作中他追求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意象,形似与神似,微观与宏观,客观因素与主因素的完美结合,在布局构图上追求整体美与气势,在用笔上删繁求简,刻意强调行笔中的主观性,并以长线条为骨架,中锋行笔转侧锋,提、按、勾、皴、擦追求行笔中的变化,在用墨上法度严谨,追求墨色中的韵律与节奏,使画面虚实相映,达到起伏变化的强烈形式感,在用色上强调色彩的主观效果,突出色彩的鲜艳美丽及装饰性。

他的作品很重视情感投入。见景生情、因情生境、情境相因、物我交融、妙悟通神、天人合一,造自然之境画我心中之山川,有画山情满于山,画海意溢于海的情感。不论作品大小都能展示出大自然 神韵与博大。如《长城雄姿》、《澜沧江上》、《涓涓银花出山来》、《云南玉龙雪山》、《苗乡春浓》、《春醉苗岭》等,这些佳作充溢着生活气息,在苍润茂密中见浓淡,在浑厚重叠间透有珑玲,色彩强烈,墨色苍浑,意境深远而又幽秘,反映出他熟悉生活对山水画创作上的深刻理解与他对艺术的表现语言把握的准确及他扎实的绘画功力。又如《泰山云海》,他把现实中的泰山经过主观意象的再造后,用一种累积式装饰构图,以势造境夸张的方法,强调突出了泰山的主峰气势,并用他独特的山石造型和皴法,所表现出来的泰山,山峦叠翠,层次分明,虚实相间,黑白对比强烈,使整个画面,气势磅礴,雄浑博大。古人云:“境能夺人,笔能造境,胸具上下千古之思,腕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成天趣。”“从神迂而迹化”而到“自我生物皆活”是经过托物遗兴,借物抒情,物我交融的过程后,才能达到涉笔作画浑然天成。玉璞先生的画正是熔、景、情、理、意、境、趣为一炉,显示出他内在的精神与气质,和他刚毅正直的气度及豁达飘逸的情怀,与他朴实敦厚的品格。
    不经苦修,便可超凡入圣的事,在艺术上是没有的。玉璞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坚持不断的在创新上探索,去求变化,去叙写历史,来表达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超脱,力求突破自己,完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他还坚持努力学习画史、画论,不断总结绘画经验,研究绘画规律,探索绘画技法,在审美观察、审美概括、审美提炼、审美营构、审美表现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思维与见解。他提出的“以势取视”“视服从势”的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验证,并用这种新的观点指导他的创作。他所发表的《论中国山水画造境中的计白为黑》、《中国画的构图浅论》、《谈中国画的创新》、《我与山水画》、《绘画的人本取向更有感染力》、《中国山水画浅议》等多篇论文,是他对绘画审美理解的进步与升华。历史告诉我们美术作品只有坚持深入生活,不断探索,不断用理论指导创作,把艺术当做崇高的事业,怀有一颗对艺术的执着和真诚心而置名利于度外的豁达胸怀,在实践中修炼人品画品,才能由自由王国步入到必然王国的殿堂,才能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为社会物质文明提供经久的精神动力。玉璞先生的文集出版证实了他所走的这条生活、实践、继承、借鉴、创新、之路是无比正确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要,画家们应有新思维不断地开拓新领域,追求新的表现形式,创作新的作品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每个画家的责任,展现未来、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相信玉璞先生的山水画在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上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2012年8月8日